记者探访山东长岛大钦岛见闻:耕耘大海里那片熟耕地

发表于 2017-11-11 09:09 来源:大众日报 发布者:大众日报 评论:0 浏览:1434 分享
9月16日,当记者从长岛港出发,搭乘“长岛海马号”客船经过近三个小时的航行驶近大钦岛时,率先映入眼帘的便是排列整齐的养殖浮漂,宛如海上的田垄一般,时不时有几艘小渔船在其间穿梭;而在岸边,则有十几台小型吊卸设备在处理着成包的海产品。

记者探访山东长岛大钦岛见闻:耕耘大海里那片熟耕地
 
来到岛上,在每块稍大一点的石头地上几乎都能看到居民在晾晒着海带。海带收获作业的高峰期七八月份刚刚过去,眼前的景象只是今年海带养殖的收尾。

大钦岛不大,岛上四个村庄构成一个乡的建制,村庄也大都是简单的按照方位命名:东村、北村、南村和小浩村,而王桂芹的家便在南村。10多年前,王桂琴丈夫去世,她独自承担起照顾公婆的重担,加上她自己年迈的父母,年逾60的她忙里忙外,长岛渔家乐独自照顾着四位80多岁的老人。

走进王桂芹家,她正在屋顶的平台上晾晒着切成条的鲅鱼。看到有客人进来,王桂芹赶紧麻利地下来,笑着迎上来,长岛人大都如此热情好客。王桂芹家里房子不大,典型的胶东民居结构,只是屋顶由过去的尖尖的海草房,变成了如今的水泥大平台,这是专为晾晒海货而建。

闲的时候,王桂芹就在家里照顾老人、侍弄蔬菜;可忙起来的话,她也要去村里的养殖大户那里打点零工。

在大钦岛,海带是最大的养殖项目,每到七八月份收获的时候,男人们就驾着小船来到近海边的养殖区收割,然后把海带在船上堆成一个小垛,几条船前后用绳子串起来,一起驶回岸边,岛上的长岛旅游攻略人都把这种船形象地叫作“海上拖拉机”。

记者在养殖区发现,在海带下面,是一笼笼虾夷贝,在最底层则放养着鲍鱼。这是聪明的大钦岛人用了几十年摸索出来的三层分养模式,据说这种三层分养,可以利用生物链,实现循环生态养殖,减少了废物排放。这种生态养殖给大钦岛人带来的益处是多方面的,除了体现在直接的养殖收获量增加之外,它还降低了“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可能带来的风险。

王桂芹说,海上养殖的风险也挺大,遇到天气不好,海水温度不适,经常容易造成养殖作物减产,要是光靠一样作物,容易吃到大亏,附近的砣矶岛、南城隍岛都曾遭遇过这种情况。

大钦岛的海带主要出口日本,销路不愁,价格也不低。今年海带一级菜一吨可以卖到22000元。这样一来,光靠海带养殖,长岛渔家乐旅游最高的养殖户年收入能超50万元,最低能挣10万元。可这并不足以吸引岛上的年轻人,每到海带晾晒的季节,岸边几乎是清一色的老头老太太。

谈到年轻人不愿意留在岛上,王桂芹回忆起自己年轻时的生活。当时大钦岛上有“三难”,交通难、用电难、吃水难,哪像现在,离王桂芹家不远就有个海水淡化站,每天200吨供水可以保证全岛居民所需。但对于年轻人来说,外面的世界更值得向往。

说到这里,山东长岛旅游在岛上生活了大半辈子的王桂芹不无自豪地告诉记者:“俺的儿子就在岛外工作哩。”对于年轻人而言,走出海岛正是梦想,而对年纪稍大的大钦岛人来说,生态养殖才是生活,大海里的那片“熟耕地”还等着他们继续耕耘。
1 顶一下

对不起,您所在的会员组没有评论权限。
网友评论

鲁公网安备 370634020001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