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年代以前,长岛的海洋捕捞船主要是木帆船。按船形基本可分为大船和榷子两种,大船因船型似“瓜篓”故称“大瓜篓”。大瓜篓船体较大,载重一般在20吨以上,续航能力强。
“大瓜篓”,长岛渔家的往昔岁月
20世纪初,是大瓜篓的“辉煌”时期,那时长岛共有大瓜篓300余只。但在日伪军侵占烟台长岛期间,渔业衰落,船主破产较多,大船减少,至1946年,大瓜篓减少到110余只。后因支援解放战争,岛内仅剩破旧大瓜篓26只。1955年,砣矶乡中村和井口村各一只大帆船进行装机改造成44.16千瓦(6110型)的机帆船,大船装机试验成功,渔船向机械化发展。大帆船的篷和橹渐渐被机械所取代。到上世纪七十年代,长岛木帆船锐减到不足10只。1983年,全岛惟一的一只绰号“大崴子”的“大瓜篓”仍在建港中服役,这最后的“大瓜篓”,此时已经缺篷少舵,断“翅”折“尾”,只能当驳子用于装石料了。再到后来,留下记忆的就是砣矶岛等海滩上,残留着大帆船的残骸和部件,再也找不到一条完整“大瓜篓”的身影了。“大瓜篓”的辉煌,就这样随着机帆船的兴起渐渐消失。
在老一辈的长岛人看来,“大瓜篓”更像是汪洋大海上空飘荡的一曲豪迈的渔民号子,一种渔家精神的最后图腾。
风帆时代已成为历史,“大瓜篓”这个带有鲜明航海历史烙印的载体,已经退出历史舞台。但长岛闯海人百折不挠的闯海精神和几百年的渔家历史传承了下来,是“大瓜篓”时代遗留下来的宝贵财富。
如今,长岛的海洋中“大瓜篓”已不见踪影,长岛渔家乐而是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在世人眼前,用其蕴含的闯海精神和智慧让海岛渔民和游人们寻觅着渔家往昔的岁月。
刘延安是“大瓜篓”船制作技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从下料、刨铣、打磨,到组合、装潢,每一道工序都是手工完成,没有固定的图纸,全靠刻在心中的尺寸和技艺,一只船模就是一部历史教科书,是海洋文化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