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0日,莱西市在青岛杰丰有机农业有限公司山后韭菜基地举行了“扶贫圆梦”助学金捐赠仪式,向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的18名新入学大学生每人发放了3000元的助学金。脱贫攻坚战役打响以来,莱西市立足脱贫攻坚现状,充分激发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脱贫攻坚的积极性,积极探索“旅游开发+扶贫”模式,“扶贫圆梦”助学就是爱心企业参与扶贫的成果。
据介绍,目前莱西市创建旅游扶贫示范点5个,流转20多个贫困经济薄弱村的土地2000多亩,每年每亩流转土地平均收益600多元,流转1山东旅游线路8个贫困户的土地50多亩,每年每亩流转土地平均收益1000多元。旅游园区招聘贫困户长期用工10多人,月工资1800元,年收入达到2万多元;短期用工40多人,年平均工作天数110多天,日平均工资80元,年收入达到9000多元。旅游园区带动贫困户创业人数40多人,年人均收入达到7000多元。通过培训、销售等方式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人数130多人,年收入达到5000多元。
脱贫故事>>>养猪户年收入10万元
每天清晨4点,莱西市沽河街道董家山后村53岁的贫困户董芝德就早早起床开始了养猪场一天忙碌的工作。为了方便工作,他干脆在养猪场安了家,每天定时清理猪舍、给猪饮水喂食。董芝德5年前因意外事故导致腿脚受伤,这几年光治病就花了两三万元,由于不能从事重体力劳动,老董和老伴常年在家务农,还要供养正在读书的儿子,生活十分拮据。
扶贫攻坚战打响以来,莱西市按照“一户一案、精准帮扶”的原则,为每一个贫困户确定一名帮扶责任人,因户制宜制定脱贫规划。董家山后村党支部书记董恒芝作为董芝德家的帮扶责任人,多次来到老董家了解情况,和其他村干部一同探讨贫困户脱贫之策。得知董芝德早年有过养猪经历,积累了一定的蓬莱长岛渔家乐养猪经验技术,村干部介绍董芝德在山后基地包底承包养殖山后黑猪。在养殖过程中,山后韭菜基地负责为老董提供场地、养殖技术和黑猪猪种,养殖的黑猪以高于市场20%的价格由山后韭菜基地实行包销。由于山后黑猪品种优良,山东的旅游猪肉品质好,猪肉市场价格十分可观,高达48元每斤。丰厚的利润让老董在养猪行业里越干越有干劲,平日里,老董除了每天定时清理猪舍、给猪饮水喂食外,还按时给黑猪听听音乐,让黑猪做做运动。如今听着音乐长大的黑猪已经打响了名号,前去山后基地品尝黑猪肉的人络绎不绝。董芝德一家3口人,以前仅靠3亩土地维持生活,每年收山东旅游景点大全入不足1万元,现在,他利用园区的养殖场,存栏黑猪200余头,年均纯收入10多万元,从脱贫到致富,成为了远近闻名的明星户。
经验做法>>>旅游产业带动扶贫
像董芝德一样通过旅游开发和园区创业打工成功脱贫的贫困户还有很多,在脱贫攻坚工作中,莱西市立足于丰富的现代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创新打造了“旅游开发+扶贫”的精准扶贫模式,仅青岛山后韭菜基地一个旅游园区就辐射村庄12个,涉及贫困户80户、169人。目前,已有25户、长岛34人在基地帮助下实现直接脱贫,47户、115人通过园区和品牌效应辐射带动顺利脱贫。而在整个莱西市范围内,已帮扶28个贫困村和经济薄弱村培育了特色主导产业,成立示范专业合作组织32个,培育乡村旅游示范点22个、“好客人家”34个,有效推进贫困经济薄弱村集体经济收入增长。据介绍,莱西市鼓励民营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参与扶贫开发,构建社会帮扶资源和精准脱贫有效对接长效机制。
莱西市沽河街道董家山后村种植韭菜有500余年历史,山后韭菜基地距大沽河1.5公里,占地2000余亩,由青岛杰丰有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9000多万元建设,借助大沽河综合治理的契机,发展休闲采摘与乡村旅游。目前,已完成了集居住、休闲、旅游、采摘、餐饮及高科技示范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循环休闲示范园,成为青岛市面积最大的韭菜生产基地。韭菜基地在“旅游开发+扶贫”中,实施了“三直接一辐射”举措,实现了贫困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双赢效果。第一个直接是通过土地流转直接脱贫,通过土地流转将农户的土地集中起来,比如董锋、董常财等8户贫困户流转土地38亩,以前每亩土地租赁费用100元,现在通过流转达到600元/亩,3年1800元一次性付清,户均增收8000元左右,实现了当年脱贫。第二个直接是通过到园区打工直接脱贫。园区吸纳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做长工或短工,比如董旭常、董玉凤等8人在园区长期从事管理、后勤等工作,人均收入约2万元/年,还有董良、董芝松等21人在园区内从事产品包装、卫生清扫、果蔬种植等阶段性工作,人均年收入约1万元,实现了从以前人均年收入不足3500元到当年就业、当年脱贫。第三个直接是通过园区扶持创业直接脱贫。贫困户利用技术和特长到园区创业,园区在经营场地、技术、销售、饲料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服务,贫困户可直接拎包入驻,比如董芝德一家。而“一辐射”则是通过园区和品牌带动辐射脱贫,园区积极开发休闲旅游产品辐射周边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