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沾化县滨海镇海水养殖户已经忙碌起来。在何圈村福海水产养殖专业合作社,挖掘机、推土机一片轰鸣,渔民们正整修虾池鱼塘。养殖户杨福信高兴地说:“去年,我的养虾池效益很好,很多外地客人慕名来垂钓。今年我想把养虾池改进一下,上上档次。”
杨福信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我这60亩水面,以前单纯养虾,一亩出200斤虾,每斤在12元左右,每亩收入2000多块钱,每年收入也就十来万块钱,但自从去年加养了鱼蟹,发展休闲渔业后,更多的游客是到这里来亲手钓鱼钓虾,还在这里吃饭、住宿,钓出的鱼虾平均每斤能卖到20多元,去年接待游客500多人,平均每亩收入能到8000元左右,比原来的收入翻了好几番。”
记者随后来到沾化县古城水库,也是生机一片。水库边工人们正在紧张地施工,建设集垂钓、游船、住宿、餐饮、旅游观光等为一体的休闲渔业基地。该项目投资方沾化绿安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基地计划引进栽种经济林等主树种20余种;放养鱼虾蟹苗6万余斤;种植紫花苜蓿20亩;养鸡1200只,鸭子1000只,投入资金160余万元。今年初步实现岸上披绿、三季有花、三季有果、鸟语花香、四畜兴旺、鱼虾满塘,观光旅游餐饮设施初具规模.
休闲渔业,这一新生旅游度假业态,已在沿海和内陆湖库次第开花结果,成为各地时尚旅游品牌,甚至旅游支柱产业。
青岛崂山区的会场渔村,休闲渔业年实现利税5000余万元;威海西霞口滨海公园休闲旅游年收入突破4亿元,就业人数达到2500多人;德州德城区的金荷园仅垂钓一项,年均收入就达100多万元。
让游客做一天渔民
据省海洋与渔业厅最新通报,我省今年将建设首批50处休闲渔业示范园区。示范园区是在示范点基础上改造提升。从“渔家乐”到休闲园区,休闲渔业进入新境界。
休闲渔业大都脱胎于早期的 “海(水)上人家”、“渔家乐”。水面上,一条船,几间餐厅,一片鱼塘,吃顿渔家饭,就算是“渔家乐”了。如今,如果客人重回10年前的“渔家乐”,就会发现,大通铺换成标准间、冲凉房换成了现代化的洗漱间,蹲坑成了高档马桶。一切已鸟枪换炮。
山东大学一位赵姓教师一家三口去年夏季曾到崂山区的会场渔村休闲度假。不论是渔船上的“渔家饭”、长达4公里沙滩,还是海上的筏式垂钓屋、随渔民出海捕鱼、海上观光,都给他们一家留下深刻印象。尤其是孩子,玩疯了,不想回家。孩子说,今年还要去。赵老师说,接待他们的是家星级“长岛渔家乐”,他们一家三口住一个标准间,连吃带住一天不到200元,很划算。
而在长岛南长山镇王沟村,游客可以享受到吃、住、行、游、购、娱一条龙服务。让游客做一天渔民,亲身体验渔猎情趣。白天随渔船出海,在渔民的指导下,布网、下笼、捉螃蟹;房东开船陪客人环岛海上观光,看海豹观海鸥,上万鸟岛观鸟;晚上观看民俗表演,点燃篝火,载歌载舞。去年暑期,王沟村最多一天接待3000多名游客。
省海洋与渔业厅厅长侯英民认为,我省的传统渔业,正经历着捕—养—观—游的结构性变迁,即从传统的捕鱼、养鱼向观鱼、游乐渔业方向发展。休闲渔业把现代渔业和休闲、旅游、观光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相互结合和转移,从而创造出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威海市将休闲渔业纳入全市的发展规划;日照市将《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纳入年终政府对乡镇工作考核内容;青岛城阳区政府规定:对评上《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的单位,每家给予20万元奖励。
在休闲渔业最早起步的沿海地区,不但渔村渔民加入,一些大型企业也纷纷看好这个产业。全省涌现出一批休闲渔业娱乐公司,海钓娱乐区。目前全省有休闲渔业点达6000多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100处,年接游客近2000万人,年产量近15万吨,从业人员达10万人,创造增加值达30亿元。
从吃鱼到“吃文化”
在胶州湾北部城阳区韩家民俗村。村里不但有郎君庙、天后宫、盐宗庙、国学讲堂、钓鱼台古建筑群,还有民间民俗文化博物馆、洪州商埠古街和盐宗大街仿古店铺等民俗景观景点,具有浓烈的易、道、儒、释、渔、盐、耕、读特色,形成了集旅游度假、园林观光、民间民俗文化展示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
目前,韩家民俗村已建成垂钓区300亩,生态园120亩,绿化面积60亩,水产养殖水面258亩。仅2010年休闲渔业区接待游客3万人次,项目收入近100万元,养殖收入60万元。
“休闲渔业如果仅限于吃吃喝喝玩玩,那没有多大前途,它必须与文化、历史、生活结合起来才有生命力。”侯英民说。韩家民俗村的成功即得益于它的文化打造。该村经初步考证为我国渔祖郎君氏结网兴渔之发祥地,丰富了我省渔盐史文化。
城阳区通过举办钓鱼文化节,邀请全国垂钓大师和国外钓手,扩大休闲垂钓旅游影响力。仅去年国庆黄金周期间,8处省级休闲渔业示范点的人流量达到7000人次,直接经济效益达160万元,是往年同期的6倍以上。
更多长岛旅游资讯:去长岛旅游网 www.quchangdao.com 长岛渔家乐网